一个集装箱的艰苦“中美”之旅……
分类:航运观察
来源:维运网
时间:2021/09/01
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上海港,一个装着化肥的集装箱和数万个集装箱一起,等待着被运往美国。由于台风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严重拥堵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个集装箱已经在码头上滞留了几个月。虽然自5月份以来这些化肥一直滞留在那里,但从中国中部到美国中西部的漫长旅程中,这个港口只是其中一站。延误使通常需要数周时间的交付延长至半年以上。而且这个时间框架还将继续延长,因为货物运输才刚刚开始大约1.5万公里的长途跋涉。这是一个关于一样不起眼的货物在世界各地艰难跋涉的故事。虽然阻碍这一货物到达最终目的地的障碍可能针对这一特定病例,但这一旅程映射出疫情期间全球贸易的情况。随着疫情的蔓延,从美国到苏丹再到中国,集装箱一直躺在港口、堆场和仓库里。在一个拥有2500万个集装箱、约6000艘船来运载这些集装箱的行业,航运中断很容易被视为仅局限于航运业的一个大问题。但每一箱被延误的货物都意味着经济活动受到了限制,每次都会给消费者带来大量的成本,让消费者把玉米端上餐桌或在节日期间送礼物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全球供应链连锁反应的一个教训,显示出多样化的局限性,因为所有网络仍与中国紧密相连。
这箱看上去像沙子的磷酸铵化肥,它的旅程始于2月份。当时,在美国中西部农业腹地,伊利诺伊州农民的一家供应商从中国中部的工厂订购了8个装满化肥的集装箱。负责协调化肥运输的IM-EX Global Inc.物流主管Steve Kranig说,在疫情爆发前,这批化肥通常会在4月份抵达芝加哥,刚好赶上种植者在种植季节使用。但到今年5月,部分化肥仍留在重庆。罪魁祸首是:空集装箱短缺。由于人手不足、运输货物出港的卡车设备不足等原因,这些运往美国和欧洲的集装箱在关键运回工作中一直被拖延。这个被群山环绕的中国内陆城市尤其难以通过海路到达,这就降低了买家准时收货的几率。Kranig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确保了几艘即将驶离上海的船只上的箱子和地位置。化肥被装进集装箱,运到长江上的驳船上。沿着中国最繁忙的内河航道航行,需要8天时间。这个集装箱很幸运,因为它在台风季节之前已经装船。但最近其他集装箱就没这么幸运了。2019年,长江货运量达到创纪录的29.3亿吨,随着今年夏天一波又一波的极端天气席卷中国,长江的交通遭受重创。政府不得不在暴风雨期间关闭河流,造成中国港口严重积压,船只需要等待数日才能恢复通行。尽管这批货物避免了任何洪水灾害,但它也无法逃避高昂的运输成本,因为国际航线和长江沿岸的运费都在飙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除了对货物的高需求外,船舶的稀缺性也推高了价格。航运公司将小型船舶部署在利润丰厚的中国到美国的跨太平洋航线等长途航线Kranig表示:“长江航道上的集装箱数量已经有限,一些公司不惜重金将任何可用的集装箱运走,这样他们就不必试图通过非水路将货物运往上海。”该集装箱最终于5月27日抵达上海,一辆卡车将其运往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Kranig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集装箱仍然滞留在上海港,而其他七箱货物却被运到了芝加哥,但他怀疑中国港口的混乱是一个主要因素。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疫情让航运业陷入动荡,中国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阻塞点。今年5月,深圳盐田港因疫情而关闭,造成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拥堵,进而引发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本月早些时候,在一名员工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后,航运业也不得不从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宁波舟山港改道而去。台风和极端天气使情况变得更糟。今年7月,滞留的集装箱顶住了台风“烟花”的冲击,导致上海和附近其他港口关闭了约四天。供应链信息提供商FourKites Inc.的高级副总裁Glenn Koepke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未来几周的延误可能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这箱不幸的肥料仍滞留在港口的堆场中,就像《夺宝奇兵》最后一幕中的箱子一样被湮没。一旦化肥最终搭上了前往美国的顺风车,风险还没有结束。对于那些争分夺秒赶在最后期限前抵达太平洋的船长们来说,跨越太平洋可能是一此险恶的旅程。当货物安全抵达北美海岸时,还有更多的麻烦等在后边。美国与亚洲最大的贸易门户已经被六个多月来最多的入境集装箱船堵塞。本月早些时候,35艘船停泊在洛杉矶/长滩港的两个港口外,等待泊位,许多船只被转往温哥华。接下来是内陆之旅。集装箱从西海岸港口通过铁路或卡车到达芝加哥可能还需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对于任何参与全球贸易的人来说,集装箱滞留的情况似乎都是最糟糕的噩梦。但是Kranig最近又接手了另一轮订单:又有八个集装箱从中国运往美国。延迟模式还在不断上演。重庆依然没有空箱子,所以Kranig决定跳过河道,将松散的、沙质的肥料装在敞篷卡车里,然后运到上海的仓库。这批货物被装进集装箱,其中一些在本月运抵宁波。随后又传来消息,宁波港的一个码头因一名工人感染冠状病毒而关闭。文章来源:海运圈聚焦、彭博社等,维运网综合整理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